叔孙武叔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发布时间:2024-06-01 15:37:27 阅读(21)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分类:《论语·子张篇》


【原文】

叔孙武叔(1)语大夫於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2)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3):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4),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5)乎!”

【注释】

(1)叔孙武叔:鲁大夫,姬姓,名州仇。叔孙氏第8代宗主。东周时期诸侯国鲁国司马,三桓之一,又被称为叔孙州仇,是叔孙不敢的儿子,叔孙辄的哥哥。
(2)子服景伯:一般指子服何。子服何,姬姓,子服氏,名何,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康子欲攻邾,谋诸大夫。子服何以为小国所以事大国者信,大国所以保小国者仁;背大国者不信,攻小国者不仁。卒谥景伯。
(3)宫墙:宫,亦墙也。此指围墙,不指房屋。
(4)数仞:仞,音rèn,古代长度单位,七尺曰仞。或说八尺,或说五尺六寸。
(5)宜:适宜,相称,很自然。

【释义】

叔孙武叔在朝上和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呀。”子服景伯把此语告诉子贡。子贡说:“譬如人家的围墙吧!我的墙只高及肩,人在墙外,便可窥见里面家屋之好。我们夫子墙高几仞,若不得从大门进去,便看不到里面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能寻得我们夫子的大门的应该是太少了!那位先生这样说,不也是很自然的吗!”

【解读】

本章是子贡谈“子贡贤于仲尼”。当子服景伯把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贤于仲尼”告诉子贡时,子贡做了本章的比喻说明。
在孔子的诸多弟子中,子贡以言语得称于孔门,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有干济之才,孔子亲许其为“瑚琏(hú liǎn)之器”-廊庙之才。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
当听到有人说“子贡贤于仲尼”,子贡说,我们就拿房屋和围墙作比喻罢。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挡不住众人的眼睛,所以大家只要睁开眼睛一看,谁都可以隔着我家的围墙看到我家房屋的美好。可是我们老师孔子家的围墙却有数仞之高,远远地高于我们的眼睛,你就是搬着梯子也够不着头。所以要想看看我们老师家里面宗庙的雄伟,房舍的多样,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找到他家的大门进去看看。可是啊,可惜啊,能够找着大门的人并不多啊,或许我只能勉强算作找到大门了,但是我也还没有参观完呢,也难以描述其中景象。而至于那些找不着大门的人就太多了,站在门外说着这样那样闲话的人也就更多了。叔孙武叔作为一个门外汉,如此地说我,如此地谈论我的老师,实在是不合适啊!


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当时,其编纂者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仲弓、子游、子夏、子贡等人。全书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全书约一万五千多字。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更多)




皖ICP备2023023451号-2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