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1:08:02 阅读(89) 作者:佚名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注释】
(1)势必有损:势,局势;损,损失。
(2)损阴以益阳:阴,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这里是指局部利益;阳,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里是指全局利益。全句意为:舍弃某一部分利益,使全局得到增益。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3)我敌之情,各有短长:短长,即短处、长处,缺点、优点,劣势、优势。全句意为:敌我双方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
(4)以短胜长之秘诀:这里是指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限制敌人的长处,专门攻击敌人的短处的秘诀。
(5)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忌常常和王族们赛马。孙膑看到他们的马相差不远,都有上、中、下三等,于是向田忌献策:用下等马对上等马(输),用上等马对中等马(赢),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赢),比赛结果,两胜一负,因而获得胜利。这就是上述“以短胜长之秘诀”的一个典型例子。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不得不遭受损失的时候,要舍弃局部的利益,以换得全局更大的胜利。
【按语翻译】
敌我双方的情况,一般各有优劣。在战争中,各方面都胜过敌人是难以做到的。决定战争胜负,即在于双方力量,长处与短处,优势与劣势的较量。而在优势与劣势的较量中,也有劣势战胜优势的诀窍。比如赛马,用下等马对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这一类事例,就是军事谋略家具有的独特的谋略,这可不是用一般道理可以推测出来的啊!
【出处】
李代桃僵(lǐ dài táo jiāng)是一个成语,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诗中说:“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这是一首暗寓讽刺的诗。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往往因争权夺利,而勾心斗角,互相残杀;兄弟之间,表面上虚伪应付,暗底里彼此嫉妒,设若一人有难,其余的人不但不肯相助,还要幸灾乐祸,或者乘机打击。这首诗,就是讽刺这类“兄弟”的,说他们不如树木。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本意是比喻兄弟休戚与共、相助相爱的情谊。后转用来表示顶替或代人受过。三十六计借“李代桃僵”的成语,表示为借助某种手段,以一事物的损失、牺牲,来换取另一事物的安全、成功,以局部的牺牲换取全局的转危为安的谋略。
【相关故事】
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晋国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于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已被秘密送进宫中。屠岸贾闻讯,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杀公主。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景公不杀她,就定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裤内,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偷送出宫,立即悬赏缉拿。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
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让屠贼搜到那个假赵氏遗孤,方才会停止搜捕,赵氏嫡脉才能保全。程婴的妻子此时正生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把儿子让公孙杵臼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贼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贼摔死了婴儿。他认为已经斩草除很,放松了警戒。在忠臣韩厥的帮助下,一个心腹假扮医生,入宫给公主看病,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程婴已经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贼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过了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戈讨贼,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陈冤已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他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他们的美名千古流传。
作者:佚名
作者其他作品:《诗经》
《三十六计》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被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更多)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