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发布时间:2024-06-01 15:37:27 阅读(43)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分类:《论语·卫灵公篇》


【原文】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1)矣。斯民也,三代(2)之所以直道(3)而行也。”

【注释】

(1)试:考察、验证。
(2)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3)直道:正直,无私之道。

【释义】

孔子说:“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有所赞美的,必须是曾经考验过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解读】

本章讲孔子的赞誉观。也是告诉人们,对人不能随意毁誉,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其功过是非。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贤人以直道行事,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故为后世向往。
孔子一向以来,都主张客观去评判人和事物。对于谁毁谁誉这样的事情,根据孔子的说法,更多的是倾向于客观去表达描述,不能加个人主观的思想。毁和誉,指的都是有点夸大事实的成分。对于毁,孔子少有涉及,但是誉却多有写到。这里孔子说的,拙认为多半是说他写的《春秋》这部书。而这部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人们现在说的运用了“春秋笔法”。对于事实而言,会运用婉转的写法,从而去表达对正义,对真善美的弘扬,而对伪恶丑等负能量的人和事,却也以委婉的笔法给予掩盖,以示其不赞同,对这种不提倡的丑陋的人和事不进行宣扬。就是我们所说的扬善去恶。
本篇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孔子的去恶扬善的理念,以及其对事务的客观表达的观念(特别是对于丑陋的人和事)。


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当时,其编纂者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仲弓、子游、子夏、子贡等人。全书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全书约一万五千多字。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更多)




皖ICP备2023023451号-2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