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1 15:37:27 阅读(44)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分类:《论语·学而篇》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释义】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解读】
孔子的学生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在孔子的学说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的内涵是多元的,也是相互关联的。“仁”的主要内涵有以下几点:
第一:“仁者爱人”。这种爱,有不同的层次。首先,这种爱是从“亲亲”(爱亲人)开始的,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其次,是广泛地爱他人,即“泛爱众,而亲仁”。对他人的爱,主要表现为“忠恕”。“忠恕”的意思就是“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总之,孔子的“仁爱”是一种有差等的、推近及远的爱。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克己”是一种修养功夫,既包括克制私欲,又包括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孔子认为,“为仁由己”,也就是说“为仁”主要是靠自己的修养功夫而实现的。而“礼”则是社会的规范。孔子认为,“克己”的修养功夫和对礼制的恢复可以使“天下归仁”。
第三:“仁”是德性的统称。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此外,作为人的最高道德原则的“仁”,可以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仁”与义、礼、智、信并列。
第四:“仁”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一方面,任何人都有可能达到“仁”的境界,“我欲仁,斯仁至矣”;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做到仁是不容易的,“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他认为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也只能做到“三月不违仁”。
而要得到这个仁。达到”仁”的境界,不仅需要内心的体验,更需要投身现实。当然,不论是思想还是在行动,都必须有个出发点,而有子的这段话,则明确指出,求“仁”应该从孝悌做起。换句话说,就是从孝悌这个根本点出发,推而广之,就能成为仁人君子。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老子认为维系社会安定团结最高级的力量是道。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德经·第三十八章》翻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德之人与道同在,与德同在,不去表现其德而自在处之。下德之人要去修道为德并且时刻保持其德,实际上已经是离道失道之人。上德之人也就是得道的太上玄德之人,能够无为而且无不为。下德之人习道而后有了德,要以其身体力行去作为而后才能够有所作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失道失德而后有了仁,上仁的人也就是求道求德之人,也如此要去作为,去尊道而为依道而行而后才能够无不为。这里老子没说但也需要指出来的是,下仁之人失道离德需要学道习德与下德之人同一,需要去作为而后才可以有所作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对义来讲,要比仁更低一个层次了,上义之人与下德之人一样,去为之才可有所以为有所作为。无德仁之人而后才去求逐礼去跟人讲礼,即使是最高层次的讲礼的人,对方若不按其礼之规范规则相处相行,所谓的礼早就被这些所谓的讲礼之上礼之人所扔掉废弃,所谓的礼制则无以所存。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什么原因呢?大道废才会去学道修德,失去道德而后才有了仁义,仁义都失了而后才去讲所谓的礼。所谓的礼或者礼制是怎么回事呢?是人背弃了大道而后又接连失去了道德、继而失去了仁义之后果,人之所以讲礼或者说开始有所谓礼制,就是实际的大道废的结果所现,求礼讲礼者们,也即是给社会造成最大混乱的罪魁祸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人之为人往仁义礼的方向去探索研究实质是反道而行越走越远,看起来貌似华丽足以迷人,实际则是人类在步步走向愚昧。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该怎么做呢?大丈夫不要为社会表面的偏执利诱所诱惑,而应该去学道习德,守住其道德之本,回归自我。遵从于自我内心的本性本真,而不要追逐于所谓的浮华理论,去背道而驰舍本求末。
老子认为天下有“道”,就能实现社会安定团结的目标,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大同。天下无“道”,人们还可以依赖“德”来维系局部的社会定团团结,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短时期的和平。可是,如果社会失去了“德”的维系,人们仍然可以依靠“仁”来维系社会的局部定团团结,实现更短期和平的目标。如果社会中连“仁”的纽带也崩溃了,人们还可以指望“义”来局部社会定团团结,实现短暂的和平的目标。
社会中“道”、“德”、“仁”、“义”、“礼”都没有了,社会团结将无法维系。社会必将陷入混乱和战祸之中,此时,即使短暂的社会和平也无从指望了。至于“礼”,“德”流于形式而没有实质内容了。也就到了非得举臂扔掉的地步了。
在老子的思想中,“道”才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而“德”、“仁”、“义”、“礼”此四者,仅有维系部分安定团结的能力。老子以大同为治世目标,所以只取法于道。在老子的言论中,绝仁弃义、绝圣弃智等结论是其基本观点的合理推论。它们并不是为反对儒家学说而提出的论点,我想,即使没有孔子、没有儒家学说,老子仍然会提出类似的意见。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当时,其编纂者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仲弓、子游、子夏、子贡等人。全书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全书约一万五千多字。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更多)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