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1:08:02 阅读(89) 作者:佚名
【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一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注释】
(1)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保存力量。
(2)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周易·师》卦。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这里的师指军队、用兵。左次,指军队向后撤退。古时兵家尚右,右为前,指前进;左为后,指退却。常,指行军打仗的一般道理。全句意为:部队后撤,以退为进,不失为常道。
(3)必降、必和、必走:指在敌人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方只有投降、讲和、撤退三种选择。
【译文】
全军退却避开强大的敌人,这种有秩序的撤退没有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原则。这是《周易·师》卦中“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所说的道理。
【按语翻译】
如果敌人占绝对优势,我方无法战胜他,失败了就只有投降、讲和和撤退三条路可走。投降,是彻底失败;讲和,是一半失败;只有撤退不是失败。因为没有失败,就有转为胜利的契机。比如宋代名将毕再遇与金兵打仗,眼看金兵不断增援,敌我形势逆转,很难与之争锋,他便命令全军在一夜之间拔营,但是留下旗帜在营房前,并预先把羊倒吊着,又把羊的前腿安置在鼓前面。羊被倒挂着,十分难受,就用腿不停地乱踢,鼓也就咚咚作响。金人开始时未发觉,相持了几天,才发觉情况不对,想追击。这时,宋军已经走远了。这可以说是善于撤退的战例。
【出处】
这句话,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其实,我国战争史上,早就有“走为上”计运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相关故事】
范蠡急流勇退安天命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个霸主,把越国的领土一直推进到今天的山东省。在勾践复国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他们就是文种和范蠡。
当年勾践之所以会惨败亡国,就是因为他不听文种的劝阻,条件还未成熟便一意孤行率兵攻打吴国。而兵败之后文种更是忍辱负重,为勾践多方奔走,才最终让吴王勉强答应不杀勾践。在勾践被囚于吴国的三年期间,也是文种力撑危局,代为掌管着越国的大小事务,鼓励民众发展生产,等待复国的机会。勾践回到越国后,文种还向勾践献出了七条安邦强国的妙计。勾践采纳了文种的计谋,最终打败吴国,被诸侯尊推为霸主,洗刷了在吴国做牛做马三年的耻辱。
勾践复国成功后不久,武将范蠡就上书请求告老还乡。临走前他还送了一封信给文种,提醒他勾践忌妒心很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让文种早作安排,急流勇退。可惜文种对范蠡的话将信将疑,加上他舍不得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就只是称病不出,却没有离开朝廷的打算。
一天,勾践去文种家里探病。文种装作很严重的样子,强作支撑迎接勾践。两人随意交谈,不可避免地说起了往事。忽然,勾践说:“先生曾经赐给我七条妙计,我只运用了其中的三条就消灭了吴国,剩下的四条计谋不知道先生要用来对付谁呢?”文种听了这话,心惊胆战,只好回答说:“现在天下太平,那四条计策我看用不上了。”可勾践却似笑非笑地看着文种,说:“那不是可惜了先生的妙计吗?不如这样,请文大夫代表寡人,带着余下的这四条计谋到九泉之下去对付一下吴王死去的先祖先宗吧。”说完勾践便留下一柄宝剑,起身离开了。
文种接过剑一看,大惊失色。这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死吴国的栋梁之臣伍子胥的那把剑。勾践是希望自己步伍子胥的后尘啊!文种这才对自己不听范蠡之言后悔不迭。而这时范蠡却已携带家眷和财宝到了齐国,自己经营家业,过着舒服自由的生活了。
曹操果断弃“鸡肋”
公元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张鲁被迫投降。曹操便让张郃、夏侯渊镇守汉中。217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219年正月,曹军兵败,汉中失守,夏侯渊也被黄忠斩于定军山。听到这个消息,曹操十分气愤,亲自统率大军驰救汉中,可是却又在阳平关受到了刘备的阻击。
曹操本来想速战速决,夺回汉中,没想到却被刘备死死拖住,粮草供给供应不上。曹操心急如焚,知道再相持下去,自己肯定占不到便宜;而如果就此撤退,把汉中之地让给刘备他又实在不甘心。前思后想,迟迟拿不定主意。一天,士兵给他送上一盆鸡汤,曹操夹起汤里的鸡肋,若有所思,无意间说出了“鸡肋”二字。曹操的谋臣杨修听到后,心里明白,他知道曹操心中矛盾重重,难以定夺,便趁机巧妙地劝谏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终究没有多少肉,还不如趁早撤退。”曹操见自己的心思被杨修识破,一时恼羞成怒,杀了杨修,但最终还是知难而退,果然舍弃了鸡肋,撤出了汉中。
在这里曹操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免在自己处于不利情况下与刘备决战,能够果断地忍痛割爱,及时知难而退。尽管没有夺回汉中,但没有使自己的军队受到损失,这是非常明智的。尤其是能“杂于利割”,不为口中“鸡肋”所贻误,实在难能可贵。
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初期,晋文公攻下了依附楚国的曹国,引发了晋楚之战。楚国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一起出兵,由子玉率军攻打晋国。
晋文公得知消息,分析了双方形势,楚强晋弱,楚军来势汹汹,他知道晋国没有必胜的把握,决定暂避锋芒。但他又不能无故撤军影响士气,于是假意对外宣布,说自己当年受楚国先君的恩惠,立下重誓,愿意与楚国世代交好,万一两国交战,自己也会先退避三舍。后来晋文公果然依言退避三舍,撤到了晋国的边界城濮。
而他之所以选择撤军到这,也是早有准备的。因为城濮临近黄河,背靠太行山,地势得天独厚、足以御敌。而与此同时,晋文公还先后派人前往秦国和齐国求助,联合抗楚。等到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
子玉将楚军兵分左、中、右三路,命令左右两路先攻,中路殿后。右路是被胁迫而来的陈、蔡将士,他们斗志不高,实力最弱。晋文公探知这一消息,很快便有了对策。他命令晋军碰上楚国的右路军马时要先行撤退,让陈、蔡军马以为晋军很弱,引诱他们追击,然后派出一支蒙着老虎皮的军队发起突袭,搅乱陈、蔡阵容;同时还在马身上绑上树枝,让其来回奔跑,故意制造出烟尘蔽日,晋军兵败的假象;再让人伪装成右路士兵前去给子玉报捷,告诉他右路已胜,引诱楚国大军全面进攻。子玉果然中计,楚军很快就陷入了晋军的重围,伤亡惨重,大败而回。
三十六计中的走计并不是消极逃跑,而是已经想好后招,寻找或制造战机,等待机会的主动退却。晋文公的这几次撤退就是如此。所以才说“走”是上策。
作者:佚名
作者其他作品:《诗经》
《三十六计》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被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更多)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