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06 11:08:02 阅读(91) 作者:佚名
【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按语】
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阳中之阳也,锐不可当。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势也,阴中之阴也,近而无害。故力不可当而势犹可消。尉缭子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而夺气之法,则在攻心。昔吴汉为大司马,有寇夜攻汉营,军中惊扰,汉坚卧不动。军中闻汉不动,有倾乃定。乃选精兵反击,大破之。此即不直当其力而扑消其势也。
宋薛长儒为汉、湖、滑三州通判,驻汉州。州兵数百叛,开营门,谋杀知州、兵马监押,烧营以为乱。有来告者,知州、监押皆不敢出。长儒挺身徒步,自坏垣入其营中,以福祸语乱卒曰:“汝辈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叛者立于左,胁从者立于右!”于是,不与谋者数百人立于右,独主谋者十三人突门而出,散于诸村野,寻捕获。时谓非长儒,则一城涂炭矣!此即攻心夺气之用也。或曰:敌与敌对,捣强敌之虚以败其将成之功也。
【注释】
(1)不敌其力:敌,动词,对抗、攻击、攻打;力,强力、锋芒,最坚强的部位。
(2)消其势:消,削弱、削减;势,气势。
(3)兑下乾上之象:兑下乾上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履》卦为 “兑下乾上”,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兑为泽。又,兑为阴卦,为柔;乾为阳卦,为刚。兑在下,从循环关系和规律上说,下必冲上,于是出现“柔克刚”之象。此计正是运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计可胜强敌。其中有“柔履刚也”的说法,指以柔克刚。
(4)魄:古代指人体中依附于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以区别于可以离开形体而存在的魂。一说,魄指有精神的形体。火之魄,火赖以发生的物质。
(5)尉缭子:战国时期的大兵法家。
(6)夺气:削弱、瓦解敌方的气势和意志。
(7)昔吴汉为大司马:吴汉,东汉被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字子颜。大司马,古官名,负责掌管全国军事、汉时位列三公(司徒、司空、司马)。新莽末年吴汉逃命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以贩马为业。后投降刘秀,做了偏将军,四处征战,帮助刘秀消灭了王朗等割据势力,并镇压铜马等部农民军。后任大司马,封广平侯。
(8)不直当其力:避开对方的锋芒。
(9)薛长儒:宋代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字符卿。历任州通判、知州。
(10)通判:官名。宋初开始,于州、府设置通判,其地位略低于州、府长官,但握有连署州府公事和监察官吏的实权,号称“监州”。
(11)知州:官名。宋代掌管全州政事的文官。
(12)兵马监押:宋代掌握全州军事的武官。
(13)以福祸语乱卒:向参与叛乱的士卒说明利害。
【译文】
不要和敌方硬拼,而要设法削弱其气势,这就是《周易·履》卦山说的以柔克刚的办法。
【按语翻译】
水的沸腾,是靠一种力量,即火力。猛火烧沸水,其锐气自然是不可阻挡的。干柴,是产生火力的燃料,猛烈的火势就是靠着它形成的。但干柴本身是温和而柔弱的东西,人们靠近它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所以,凶猛的火力虽然难以阻挡,但要削弱火势还是有办法的。尉缭子说:“士兵勇气十足,就敢于战斗;勇气丧失,就会溃逃。”瓦解敌军气势的办法,就是要在精神上征服对方。东汉初年,吴汉任大司马时,有敌寇乘夜袭击汉军的军营。军营中因此一片惊慌混乱,而吴汉却安然在床上静卧不动。将士们听说吴汉这般冷静沉着,情绪顿时稳定,不一会儿,军营中也就安定下来了。这时,吴汉便起床挑选了一支精兵,乘夜出击,从而大败了敌军。这里,吴汉采用的就是不与敌人正面交锋,而是先设法削减对方气势的策略。
北宋时,薛长儒做汉州、湖州、滑州三洲通判时,驻守在汉州,当时有数百名驻守州城的士兵发生叛变。他们打开营门,企图谋杀知州和兵马监押。有人前来报告,知州和监押都不敢出面。长儒挺身而出,步行到军营前,从破损了的营墙翻身入营,对参与叛乱的士卒晓以利害,说:“你们皆有父母妻儿,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事情?凡策划叛乱的都站到左边来,凡被迫跟随的站到右边来。”于是,没有参与策划的数百名士兵都站到了右边,只有策划叛乱的十三个头头冲出营门逃走,分散躲进野外的村庄里,不久都被抓获。当时人们说:如果不是薛长儒挺身而出,全城就要遭殃了。这里就是用的攻心夺气的计谋。有人说:当两军对垒时,突然攻击强大敌军的弱点,破坏它即将取得的胜利,这也是“釜底抽薪”之计的运用。
【出处】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
【相关故事】
曹操釜底抽薪夜袭乌巢
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便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公元199年,袁绍率军十万攻打曹操,而曹军只有三万,两军对峙于官渡。其时曹军粮草告急,而袁军则粮草充足,屯粮于乌巢。曹操了解情况后,亲自率军夜袭乌巢,一把大火烧光了袁军的粮草给养。
失去了粮草的袁军不战自乱,曹操趁势击败袁绍,一举平定河北地区,统一了北方,为后来的三国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军事上,士气旺盛,就要投入战斗;士气不旺,就应该避开敌人。削弱敌人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心战。所谓“攻心”,就是运用强大的政治攻势。敌人再强大,也会有弱点,我方突然袭击敌方的薄弱之处,趁敌人混乱惊吓之际,再转而击败其主力,这就是“釜底抽薪”的具体应用。
所谓“军无粮则忘”,在冷兵器时代,粮草对军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战争中也常用袭击敌人后方基地、仓库,段其运输线等战术,也可以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作者:佚名
作者其他作品:《诗经》
《三十六计》简介:《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被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更多)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