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15:37:27 阅读(32)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分类:《论语·先进篇》


【原文】

子路使(1)子羔为费宰(2)。子曰:“贼(3)夫人之子(4)。”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5)稷(6)焉,何必读(7)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8)夫佞(9)者。”

【注释】

(1)使:《说文》:“使,伶也。”即摆布,命令。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是命令。本章指派遣。
(2)宰:《周礼·目录》:“宰者,官也。”《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即有才能的罪人在屋下管理事务以赎罪。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是充当家奴的罪人。本章指古代官吏的通称。
(3)贼:害。《说文》:“贼,败也。”即残毁财物。会意。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本义是残害、伤害。本章指害、残害。
(4)夫人之子:指子羔。孔子认为他没有经过很好的学习就去从政,这会害了他自己的。
(5)社:《说文》:“社,地主也。从示土。《春秋传》曰:共工之子句龙为社神。《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即代表土地之主,土地之神。字形采用“示、土”会义。《春秋传》上说:“共工的儿子句龙是土地神。”周礼规定:每二十五户人家立一个祭拜土地神的社坛,并在各个社坛上当地土土地所适宜生长的树木。社,指的是土地神的祭坛。
(6)稷:《说文》:“稷,齌(jì)也。五谷之长。”即荠黍。五谷之首。形声。从禾,畟(cè)声。表示与农作物有关。本义是稷谷。稷,指的是谷神的祭坛。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这里“社稷”指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即社稷坛。古代国都及各地都设立社稷坛,分别由国君和地方长官主祭,故社稷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7)读:《说文》:“读,诵书也。”即朗诵诗书经文。形声。从言,卖声。本义是读书。本章指诵读。
(8)恶:音wù,《说文》:“恶,过也。”即罪过。清段玉裁注:“过也。人有过曰恶。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本章指讨厌,憎恶。
(9)佞:音nìng,《尔雅·释诂》:“允、任、壬,佞也。”即允是谄媚,任是佞、奸佞,壬是奸佞,他们都有谄谀的意思。《说文》:“巧谄高材也。”即故意做出谄媚之态或者说谄媚的话,能力很强的人。本章的“佞”是“口谄、口给”,即谄媚和犀利的语言。

【释义】

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那种花言巧语狡辩的人。”

【解读】

子路当时给季氏家做家臣。因季氏势力大,属地也很大。子羔,就是孔子的弟子高柴,就是前面所说的“柴也鲁”的那个高柴。高柴看似愚蠢,是因为心有仁慈。费,鲁国的费邑,当时属于季氏所有。宰,是古代官吏的统称,这里指费邑的地方官,相当于后来的县长。子路使子羔为费宰。意思是,子路安排子羔做费地的县宰。孔子一贯主张“学而优则仕”,学问优秀的人方能安排去做官。子羔的学问还没有成熟,如果在这个时候安排他去做官,无疑是害了他。所以孔子说:贼夫人之子。贼,害。夫,相当于“那”。人之子,指的是子羔。意思是,你这是害了人家的孩子。在当时的鲁国,有不少做官的人,是没有多少学问的。子路这样做了,招来孔子的痛骂,他还觉得不服气,于是开始辩解。为学,做学问。在这里,子路在辩解一个问题,不仅仅是读书才是做学问,经验阅历也是做学问。
相对于其他弟子来说,子路算是没有学问的。所以,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民人,民指百姓,人指士大夫,这里的“民人”指的就是百姓。社稷。社,土地神的祭坛。稷,谷神的祭坛。何,为何。必,一定、必须。读书,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读书概念。读,诵读,相当于今天的读书。书,书写、记录。子路辩解说,在管理百姓和社稷的这些事情上,就是做学问,何必要先读书呢?然后为学,做好管理百姓和社稷的事情,然后可以再做学问呀!子路并不敢也不能否认孔子说的学问之道,他把学问没有做好的为政者,认为可以后读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是,指示代词,此,“这个”的意思。故,缘故、原因。是故,就是这个原因,也就是为政者先做事然后再做学问。恶,讨厌,憎恶。夫,那。佞者,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这句话的直译是:就是这个原因,我厌恶那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后人多认为是孔子厌恶子路的意思,认为子路实在孔子面前强词夺理。实际上,孔子在这里厌恶“佞者”。在上一章谈到“具臣”,本章谈的就是在官场上只会花言巧语、谄媚他人的“佞臣”。这些佞臣是怎么打造出来的?首先是没有足够的学问就去从政的人,其次是从政以后再伪装做学问的人。这种人没有真才实学,在官场上混,只能变成靠嘴皮子和脸色谄媚别人的,哪有时间考虑百姓的事情。


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当时,其编纂者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仲弓、子游、子夏、子贡等人。全书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全书约一万五千多字。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更多)




皖ICP备2023023451号-2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