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6-01 15:37:27 阅读(33)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分类:《论语·先进篇》
【原文】
子畏(1)于匡(2),颜渊后(3)。子曰:“吾以女(4)为死矣。”曰:“子在,回(5)何敢死?”
【注释】
(1)畏:忧虑,在这里可以意译为被围困。《群经平议》根据《荀子·赋篇》《史记·孔子世家》考订:“‘畏于匡’者,拘于匡也。‘畏’为拘囚之名。”
(2)匡:匡地。
(3)后:颜渊与孔子离散而后到。
(4)女:同汝。
(5)回: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今山东曲阜市),居陋巷,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释义】
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解读】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误认孔子为阳虎,故违之。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颜刻,孔子弟子,是一名勇士。“仆”同“御”,意思为驾车。当时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孔子一行来到匡邑城外,颜刻扬起手中的马鞭,指着城墙的缺口,说道:“当年我们进入匡邑,就从那个缺口处。”“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匡邑的民众听了颜刻如此说,认为这是鲁国阳虎又杀回来了。为什么说“又”呢?“阳虎尝暴匡人”,阳虎曾经侵犯过匡邑。这便是颜刻口中所引以为傲的的当年之勇事,寥寥数语隐含了背后的血腥惨烈。“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匡邑人立马包围了孔子一行,并强行扣留。
司马迁虽未明确记录,但孔子被群殴在所难免。而孔子第一次挨揍是弟子子路(即仲由)干的,“子路性鄙,好勇力……陵暴孔子”(《仲尼弟子列传》),“陵暴”即暴揍。孔子虽打不过仲由,但他承认自己会点武功,只是比子路稍差一些。在《仲尼弟子列传》中司马迁如此记叙:“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仲由好勇斗狠超过了我,其他没什么可取之处。
“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孔子因为身形相貌颇像阳虎,而被扣留在匡邑五天。此处“状”字《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容貌、样子,即身形与相貌。孔子个头高大,当时被当作另类。“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长人”就是高大的人,而“九尺六寸”以西汉度量衡折算约为221厘米。姚明身高为226厘米,孔子与姚明身形相差无几。如此高大威猛之人如今尚且少见,更何况在彼时,难怪孔子被人当成另类而“异之”。高大的孔子让匡邑人误认为是阳虎。阳虎与孔子同一时代,且同为鲁国人,这两个状貌相似。
《琴操》:“匡人告匡君曰:‘往者阳虎今复来至。’乃率众围孔子,数日不解。子路悲感,悖然大怒,张目奋剑,声如钟鼓。孔子曰:‘由,来!今汝欲斗名,为戮我于天下。为汝悲歌而感之,汝皆和我。’孔子乃引琴而歌,音曲甚哀。有暴风击拒,军士僵仆,于是匡人乃知孔子圣人,瓦解而去。”“弹琴所以解匡人,微服所以脱桓魋,圣人劫难之妙用。”
这是一则有趣的故事,孔子被困在匡地,处境艰难。过了很久,颜回才赶过来,孔子对颜回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显然有点儿责怪,也有担心。颜回对老师说:“老师你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这几句简单的话,把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担心,以及学生对老师的热爱、忠诚表达的淋漓尽致。师徒二人,这种生死与共的感情,让人动容。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简介:《论语》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是儒家经典之一。当时,其编纂者主要是孔子的弟子仲弓、子游、子夏、子贡等人。全书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全书约一万五千多字。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更多)
Copyright © LL13.net 联系方式:ll13fw@163.com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致邮箱:ll13fw@163.com